■ 本報記者 李 可
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首次在第一期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新出臺《改進廣交會參展企業質量有關工作舉措》,已有近17萬名境外采購商預注冊……記者從4月9日召開的商務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第137屆廣交會將于4月15日—5月5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線上平臺繼續常態化運營。
“本屆廣交會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舉辦,對推動貿易創新發展、實現外貿穩量提質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張思洪在發布會上表示,第137屆廣交會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致廣交會重要賀信精神,落實李強總理關于打造“永不落幕”和“引領市場”廣交會的指示要求,著力提升質量、優化結構、改進服務,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約7.4萬個,參展企業約3.1萬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數近7.3萬個,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比上屆增加近900家,其中新企業超過4200家。進口展展位數約1600個,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736家企業參展,與上屆基本持平。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表示,參展企業是展會展覽成效的重要基礎,廣交會也不例外。廣交會高度重視招引優質企業參展,并持續出臺措施。本屆廣交會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不斷提升參展企業質量:
一是堅持招展“高標準”。進一步加大對國家級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企業的招引力度,并且取消了對初創型優質企業參展的出口額要求,優質企業參展數量大幅提升。據統計,本屆廣交會上述優質企業參展數量超過9700家,比上屆增長20%。
二是展位安排“高效益”。一方面,堅持優中選優,本屆遴選2634家品牌企業,質量更好,產品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出臺改進廣交會參展企業質量的10條舉措,指導49個地方交易團建立本地的優質企業庫,優化參展企業遴選機制,合理安排展位數量,便利更多有需要的企業獲得展位。
三是展品選擇“重精品”。要求企業把牢展品“質量”和“知識產權”等大關,企業參展須攜帶展品商標、專利、版權、質量認證等權利證書。同時,持續優化廣交會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的功能,為企業提供設計創新、合作對接。
四是展位違規“嚴打擊”。廣交會各場館都設置了知識產權與貿易糾紛投訴接待站,并安排相關部門、專家、律師現場服務,及時處理各類糾紛,切實維護廣大參展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展會秩序。
此外,記者獲悉,本屆廣交會三期分別以“先進制造”“品質家居”“美好生活”為主題,共設55個展區、172個產品專區。首次在第一期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集中展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最新成果。首次新設集成房屋專區,繼續設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與倉儲設備、數字化工廠及智能制造生產線,風能、氫能及其他新能源產品,智慧出行相關技術產品等多個新興產業相關題材的專區。
境外采購商注冊踴躍、來源廣泛
據介紹,本屆廣交會聚焦“一帶一路”、RCEP、歐美等重點市場,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定向邀請世界零售250強企業和行業頭部大商,優化到會境外采購商的結構和質量。
張思洪介紹稱,目前,從境外采購商預注冊量、酒店預訂量和航班預訂率等指標看,第137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到會有望繼續保持量穩質升的態勢。
一是采購商預注冊踴躍。截至4月8日,已有近17萬名境外采購商預注冊。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72%,金磚國家占27.4%,經合組織成員國占15.4%,RCEP成員國占11.7%,中東國家占14.3%,歐美國家占10.5%。
二是采購商來源廣泛。預注冊的境外采購商來自210個國家和地區。從行業類別看,工業制造類、電子家電類、照明及電氣類、時尚類、建材及家具類等行業的境外采購商預注冊人數位居前列。
三是大商持續增長。已有223家全球零售250強和各國各地區的大商確認組團參會,比上屆同期增長9.9%。已有美國沃爾瑪、塔吉特,法國家樂福、安達屋,英國特易購、翠豐,德國麥德龍、雷弗,日本似鳥,智利晟客世等頭部企業確認參會。
四是境外工商團體參會積極。已報名確認組團參會的境外工商團組有加中商務理事會、倫敦工商會、澳大利亞維州建筑協會、伊斯坦布爾商會、贊比亞中國商業協會、阿根廷中國商會等124家,比上屆同期增長4%。
“全球采購商齊聚廣交會,充分體現了全球工商界對廣交會的信任、對中國制造的信賴,也表明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產品物美價優的追求不會改變,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不會改變。”張思洪說。
持續發力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
“作為中國外貿的重要平臺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廣交會一直積極助力外貿穩量提質和高質量發展。”肖露介紹,本屆廣交會圍繞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等方面發力,在助力培育外貿新動能上呈現三大亮點。
一是綠色化成為鮮明特點。據展前調研,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有56%的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擁有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等專利。63.5%的企業通過了國內外綠色低碳認證。現場展示的綠色低碳產品達到88萬件。本屆廣交會還將舉辦包括綠色低碳主題在內的100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比上一屆增加250多場,將為更多綠色低碳企業帶來成交機會,也為更多企業開展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是智能化成為亮眼標簽。近年來,智能化的產品不僅是外貿增長的新亮點,也是企業努力轉型的新動能。廣交會積極順應這一潮流,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和產品參展。據統計,本屆廣交會智能化相關展區、專區參展企業數量超1100家,現場展示智能產品32萬件。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首次設立服務機器人專區,吸引46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參展,將帶來包括具身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在內的各類型產品,集中展示我國服務機器人最新發展成果和上下游產業鏈情況。
三是數字化成為創新動力。從參展企業看,58.8%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工具改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相關環節。有超過60%的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獲取外貿訂單。本屆廣交會將舉辦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專題研討會,推廣貿易數字化實踐。從配套服務看,本屆廣交會整合優化貿易服務展區,招引了包括跨境電商支付、物流、營銷等在內的30多家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參展,便利廣大外貿企業對接合作、數字化轉型。
進一步加強線上平臺建設運營
廣交會線上平臺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廣交會的重要載體。經過持續建設,特別是第136屆廣交會前夕上線推出廣交會APP后,線上平臺功能大幅優化,與線下展互補融合得更加緊密,為幫助供采雙方貿易對接,助力外貿企業拿訂單、拓市場提供了全新的渠道。
張思洪介紹稱,第137屆廣交會將圍繞“永不落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線上平臺建設運營。一是升級線上平臺功能和服務。重構貿易配對系統,優化線上平臺供采對接流程,推出線上會議功能。優化采購商使用權限、名片管理、掃碼證件注冊子賬號等多項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優化線上平臺收費套餐標準設置,豐富服務內容。
二是全面優化廣交會APP。根據用戶身份和應用場景,對廣交會APP進行細化拆分,分別為采購商和供應商量身定制獨立版本APP。兩個版本APP既有通用功能,又聚焦特色需求,服務更精準、更貼心,歡迎廣大參展企業、采購商下載使用。
三是提升線上供采對接實效。本屆廣交會期間,將繼續舉辦250余場“貿易之橋”貿促系列活動,向線上平臺高等級套餐用戶引流,助力精準獲客。
“廣交會線上平臺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是廣交會線下展的有益補充。”張思洪說,未來將持續優化線上平臺,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永不落幕”廣交會的重要載體、賦能廣交會線下展的有力手段,為中外企業開展貿易合作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為促進外貿穩量提質持續作出積極貢獻。